【影响】北京中轴线纪念碑性古建筑的历史沧桑——评中轴旧影

  姚 庆

  北京城轴线是古都北京的心标志,是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轴线。当前,北京城轴线作为线性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一事,为全体人所关注,而这也需要我们对北京城轴线及沿线建筑的历史风貌有高度的认识。北京城轴线凝聚了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精髓,是北京城最壮美的进行曲,保护好轴线,就是保护好北京城的历史风貌。因此,从老照片的角度还原北京城轴线的纪念碑性古建筑,对于客观认识北京城的古物风貌具有一定帮助。

  轴旧影是李彦成先生编撰的一本关于科普考古古建筑知识的读物,2019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以老照片形式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老北京城轴线建筑的旧影风貌进行展示说明。该书按照片内容的不同,划为十四个专题,分别为永定门天桥天坛先农坛正阳门前门大街西交民巷华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故宫太庙景山北海地安门钟鼓楼,并对每组历史照片进行描述和说明。该书介绍的顺序,大致采取由南及北先主后次从间到两侧的空间顺序;各专题对具体照片的描述,则统一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李彦成先生从事北京古建筑修缮行业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并亲身经历了北京轴线诸多古建筑的设计修缮工程,轴旧影一书是以其积累了三十年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充分结合而成的一本弘扬北京城市历史文化的科普读物。该书图文并茂,行文严谨,可读性趣味性强,能够使我们对老北京城轴线古建筑有整体印象,并体验这一伟大古都和文化遗带的震撼。

  轴旧影一书的十四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北京城轴线纪念碑性古代建筑的风采,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北京城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钟鼓楼,全长7.86千米,沿线文物景观具有左右对称的布局特征。目前,北京城轴线上的诸多古建筑已不复存在,例如华门天桥,抑或有些古建筑属于复建,如永定门正阳门牌楼,若想复原轴线上的历史风貌,寻找轴线建筑的原汁原味,除了按照历史文献按图索骥外,便要依靠历史老照片,它们是对北京城轴线古建筑最真实最形象的反映,这对当前北京城轴线的申遗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对北京城轴线历史老照片的展示,体现了北京城所具有的方位明确心明显讲究对称的文化内涵,是对北京城轴线文脉的延续和传承,一条线即一座城,这也推动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

  轴旧影一书对北京城轴线上的古代建筑,包括历史沿革布局形态建筑形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使得公众对北京城古建筑的造型特点有了初步认识,也逐步褪去了人们对轴线纪念碑性建筑的神秘感。这十四组老照片所涉及的古建筑类型具有多样化特点,单体性建筑如永定门城楼采用的重檐歇山三滴水的楼阁式建筑,落式建筑如天坛由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组成,也有由汉白玉单孔高拱桥整修为矮石桥的天桥,还有园林性质的景山公园北海公园,以及永定门护城河等,这些照片对于研究北京城轴线官式古建筑的造型式样提供史料依据,同时也揭示了明清古代建筑的历史风貌。

  另外,从轴旧影一书,还可窥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京城市生活,尤其是其对市井生活的反映,这也是北京城轴线古物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定门外的外商贩街道巷暮色景观,天桥围的商铺四合以及百姓日常生活,前门商业区火车站大栅栏,交民巷的使馆区,北图书馆内景,钟鼓楼街景等照片,均真实反映了当时北京城的社会生活图景,这为我们追寻北京轴的城市记忆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总之,轴旧影这部书以呈现历史老照片的形式真实再现了北京轴线及边的历史风貌,对于当前的北京城轴线申遗工作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依据。这不仅仅是几百张黑白照片的罗列,而是一份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见证,保护好轴线,就是保护北京城的历史文化,我们只有坚持行走在文化遗保护的道路上,才能为我文化遗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

上一篇:【团建】合肥旅游攻略合肥好玩的地方合肥周边旅游景点自助游指南 下一篇:【制作】中国钢铁行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丨在中国寻找答案